民國五十年代的行政院,以及中山/中正路口的圓環:這邊也是臺北出發各條省道的起始基準點
住在臺灣的人都知道,各城鎮幾乎都有「中山路」與「中正路」,而且幾乎都位於市中心,不過唯獨全臺首善之區的臺北市,反而沒有中正路……(註)
前兩天聯合報的「1949六十週年專題」當中,知名的建築學者李乾朗先生提到,臺北市原來也有中正路,但是考慮到道路分段問題,如果把偉人給「分割」了,可是大犯忌諱,所以就把中正路更名為忠孝東西路了……
實際上是不是如此呢?
光復之後,國府對臺北市的街道命名,是把「中山」與「中正」當成兩大軸線。縱向的中山南北路,從大南門 (麗正門)一直延伸到士林;橫向的中正路,則由松山火車站附近的縣市交界(當時南港仍屬北縣),向西一路橫亙市區,直到淡水河 邊為止,門牌號碼將近2000號。
「原則上」,臺北市的道路編號,是以市中心的中山、中正路交會處為原點,以兩條路為軸,愈向外號碼愈多。而各道路也以中山、中正路為基準,分為「東/西路」或「南/北路」。
但 是中正路卻違反了這個規定:不但「一路到底」,而且雖然大部分路段位於「縱軸」以東,但門牌排序的方式,卻不是一般「東路」的由西到東,而是由東到西,從 松山開始向市區排起,因此跟其他幾條平行道路(如南京東路、長安東路、仁愛路、信義路等),門牌號碼的走向正好相反……
至於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也被劃定了四條路,其中仁愛、信義兩條路是由東門(景福門)圓環向東伸向三張犁;和平路是由萬華一直通往六張犁,因此以羅斯福路(中山南路的延長)為界,分為東、西路。
忠孝路則是由中正路岔出,地點在臺北第一酒廠(現在的華山藝文特區)門口:中正路由此轉為東北向,跨越縱貫鐵路,經中崙繼續往松山;忠孝路則通向正東方,末端只到現今頂好市場一帶。不管路長、路寬,比起南邊的三條「兄弟」,就都遜色許多。
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民國59年……
把臺北市的「中正路」取消掉的,就是蔣中正總統本人。民國59年他親自指示,現有的四條「八德」道路當中,忠孝路跟其他三條太不相稱,因此應將中正路改稱忠孝路,「以符八德之意」。
民國60年的新聞照片,右方的巷口有「八德路二段64巷」字樣(縮圖之後看不到),位置應該是第二酒廠(建國啤酒廠)的對面。
既然「偉人」說話,「凡人」們當然不敢怠
慢,立刻照辦。6月27日,《聯合報》刊出以下新聞:
臺北市政府遵照總統指示,決定自七月一日起,將中正路改名為忠孝路。
市府表示,本市仁愛、信義、和平三路,均已拓寬為現代化之大道,唯忠孝路尚未全線拓寬,致無法與上述三路相比擬。總統謙沖為懷,曾指示市府將中正路改名為忠孝路,以符八德之義。市府乃決定將原忠孝路一、二段接連中正路,向西至環河南街止,改名為忠孝東,西路。自中山南北路以東,定名為忠孝東路,中山南北路以西,定名為忠孝西路。至臨沂街口附近以東之中正路,則改名為八德路,原八德路改名為四維路。
※更名前:紅線中正路,藍線忠孝路。
中崙——松山
/
——中山南北路口——酒廠———
※更名後:紅線八德路,藍線忠孝東路,綠線忠孝西路。
中崙——松山
/
——中山南北路口——酒廠———
不曉得當時蔣總統知不知道:其實臺北市當時已有一條「八德路」,這條路位於大安區,不過不管長度或寬度,都只能算巷子等級,因此在這一波因為尊崇八德而起的調動中,立刻就把「八德」之名獻給了中正路的東段。
既然不叫八德路了,那該叫啥呢?臺北市府決定:就叫它「四維路」吧!
不過,「禮義廉恥」也是總統蔣公的最愛,不但強調《管子》的「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還硬要加上一句「四維既張,國乃復興」,那麼……把「四維」用在這樣一條小路上,這這這妥當嗎?
或許就因為這樣,所以他老人家一直沒能反攻大陸吧。
(註)臺北市於56年合併周圍鄉鎮升格,由於士林鎮原本也有一條中正路,因此接下來兩年出現「北市中正路」完全不同於「北市士林區中正路」的奇特狀況。
隨著地制法修訂通過,一堆縣市搶著升格與合併,會不會又出現這種暈頭轉向的場面?
http://blog.xuite.net/amu390/CYWBCC/232556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