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京丸之內第一棟辦公室建築物-三菱一號館復原工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1511270a.jpg)
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4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db7ee7bb.jpg)
照片出處:三菱地所
照片上的這棟三菱一號館是英國建築家也是日本近代建築之父 康德 自工部大學校教授退休後擔任三菱地所顧問時所設計的作品(明治27年(1894)),是東京丸之內第一棟辦公室建築物。但在昭和43年(1968)三菱地所將它拆掉,在原地蓋了一棟三菱商事大樓。
到了2006年三菱地所決定將舊三菱商事大樓拆除改建,並試圖將40年前所拆除的三菱一號館原址復原並做為美術館。復原後的三菱一號館的CG模擬,展示室的面積約800m2,預計一年將會有30萬人到訪(資料:三菱地所)
三 菱一號館復原工程是一個很有趣的復原案例,拆除 時保存了一塊紅磚、一片石瓦、不同樣式的代表性柱頭裝飾、台座、窗框以及關鍵的五金零件等原始建材,當然還保留了完整的施工圖面。40年後的今天,這些建 材就像細胞胚胎繁殖一樣被複製並進行組砌,2009年2月三菱一號館將起死回生重現世人面前。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b9f2da21.jpg&width=500&height=519)
僅有的一塊原始磚塊,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cf3e3cba.jpg&width=500&height=300)
原始窗框隅石,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d6cc44ca.jpg&width=500&height=233)
原始的避雷針,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b9f2da21.jpg&width=500&height=519)
僅有的一塊原始磚塊,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cf3e3cba.jpg&width=500&height=300)
原始窗框隅石,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roodo.com/kensyu/d6cc44ca.jpg&width=500&height=233)
原始的避雷針,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6
原始的柱頭裝飾,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6
原始的圖面,翻拍自2007年4月號的《東京人-三菱一號館復元物語》p.125
這個復原工程盡可能的使用建設當時的施工法。例如紅磚是一個一個入模、乾燥然後燒製完成,為的是重現建築物創建時的質感。這樣的製法在日本無法進行,全部的磚塊都在中國燒製。
230萬個紅磚分238段由專業技術者一個一個慢慢組砌。現場總共有100個專業技術者從事砌磚作業。這些技術者均由竹中工務店從日本全國挑選而來。 結構體是以英式砌法組砌而成;勾縫寬為7.575mm,容許施工誤差為±1.5mm,勾縫深為5.0mm,容許施工誤差為±1.0mm。
與三菱一號館隣接的丸之内PARK BUILDING的建設現場。三菱一號館與丸之内PARK BUILDING以及設置在基地内的一號館廣場全部總工程費約750億円(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專業技術者砌磚的様子(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1樓的外壁部分。窗框和隅石使用安山岩。日本產中國加工(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承載紅磚組砌建築物的隔震裝置。三菱一號館並非文化財建築。為此,復原建築物必須符合現在的日本建築基準法(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的小屋組工程進行的様子。9月18日拍攝(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天然石瓦片鋪設的様子。中央右側屋脊上所看到的鑄鐵裝飾物是參考以前所留下來的原物重新翻鑄而成。(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石瓦片的尺寸為390mm×170mm×4mm。11萬片的石瓦片中只有少部分是日本產,大部分為西班牙產(照片: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丸之内PARK BUILDING的建設現場,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三菱一號館目前完工的部份,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三菱一號館左側立面,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閣樓細部,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隅石細部,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三菱一號館與街道建築物的關係,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丸之内PARK BUILDING‧三菱一號館新建工程協力廠商,拍攝日期11月22日(照片:kensyu)
三菱一號館美術館,拍攝日期2009年1月2日(照片:kensyu)
三菱一號館美術館預定2009年4月竣工;2010年4月開館
相關資料出處:
東京人
日經BP
準建
http://blog.roodo.com/kensyu/archives/7716823.html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