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TOKYO-1-articleLarge  

日本政府計劃花費45億美元,搬遷築地魚市。

東京——每天黎明之前,世界上最大的魚市活躍起來,到處充滿緊張忙亂的活動。這是古老而優雅的日本留下的最後一個陣地。

穿著塑膠靴的工人們在幾英寸深的水里走來走去,還有人開著載有塑料泡沫盒的電動平板車穿梭而過,盒子里裝著能從海里打到的各種東西,從匕首形的銀色沙丁魚和蜘蛛樣的螃蟹,到在神秘深海捕食的原生質怪物的幹癟軀體,應有盡有。拍賣商在一個角落里高聲兜售著上等金槍魚的碩大冷凍魚身。不遠處的露天攤位上,一些魚販子把金槍魚切成泛著紅寶石色澤的磚頭大小的塊兒,以便把它們賣給壽司店和食品雜貨店。

這一切很快將消失。東京市正計劃花45億美元(約合275億元人民幣),在三年時間內,把築地魚市(魚市的築地[Tsukiji]的昵稱取自環繞著它的街區)搬進一個建在人造島嶼上的、具有溫度調節功能的現代化配送中心。這是東京為2020年奧運會做準備而啟動的更大範圍的改造工程之一。

對很多反對搬遷的人來說,這不僅將會讓城市失去一個已經運營了78年、具有歷史意義的市場,而且還將給一種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帶來又一次打擊。築地魚市一直是商人們面對面地討價還價的地方。在這里,即便是最卑微的魚販子也展現出對新鮮度的狂熱,正是這種狂熱幫助日本把壽司帶到了全世界。而魚市消失的背後,是一種更廣泛的商業變遷:經營豆腐或米糕等各種單一物品的小商店,正逐漸被大型超市和快餐連鎖店所取代。

政府官員稱,他們想用築地魚市占有的約50英畝的土地(其估價高達數十億美元),建造高層公寓樓和一條隧道,隧道將把東京和未來用來建設新奧運場館的幾個島嶼連接起來。他們以及不少在這個市場里工作的人都表示: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有必要搬遷魚市。隨著快餐連鎖店和大型超市改變著東京的城市面貌,人們也已逐漸冷落了築地魚市,因為他們嫌這里價格太貴、節奏太慢。

反對者們則認為,搬遷魚市是以樂於搞城市開發的日本官僚們施政不當的又一例子。他們說,築地魚市是東京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官僚們卻想把它拆掉,好讓大型建築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從中漁利。

“築地魚市是風靡世界各地的壽司文化跳動著的心臟,”反對搬遷的前地方議員小板一樹(Kazuki Kosaka)說,“可它現在要被改建成分套出售單元的公寓樓。”

14年前第一次有人提議搬遷築地魚市時,曾遭到普遍的反對,甚至引發了難得一見的街頭抗議活動。抗議活動的發起者是所謂的中間批發商——即傳統意義上的中間人,他們從大型批發商手里進貨,再賣給餐館和其他零售商。他們擔心新建的市場將讓大型批發公司把他們擠出去。2001年,在搬遷的新址上發現了有毒的汙染物,那里曾有一座把煤炭轉化為天然氣的加工廠,當時看來,搬遷計劃註定會完蛋。

但市政府的官員並未因此受阻,他們用提供補貼幫助支付搬遷魚市所需費用的方法,一點一點地削弱反對力量。去年,代表約700家中間批發商的聯合會改變了立場,轉而支持搬遷。此時,人們認為搬遷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除非出現某種意料之外的轉機。

東京方面稱,經過多年耽擱之後,為期一年的新址清理將於明年3月按計劃完工。眼下,新址上的工人們每天在做的事情是:刮去幾英尺厚的被汙染的表層土壤,填上幹凈的土壤。但批評人士擔心,對新址的清理恐怕無法讓懷疑者相信這里出售的海鮮會是安全的,畢竟在某種程度上,純凈才是海鮮的價值之所在。

“東京市政府以奧運會為借口,分散人們對汙染問題的註意力,”現年76歲,已經在築地魚市買賣金槍魚長達60年之久的野末誠(Makoto Nozue)說,“築地是全球知名的品牌,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瑰寶。為什麽要把這些統統丟掉呢?”

盡管有對汙染問題的持續擔心,但許多批評人士說,他們已經接受了築地魚市終將消失的現實。他們現在正想方設法地避免魚市外的400多家餐館和商店因魚市搬遷而消失。

這些被稱為“場外”(jogai)的忙亂不堪、迷宮似分布的店鋪,在每天早上6點時也突然活躍起來,迎接著大批來自亞洲和西方的遊客。遊客們擠在場外的狹窄通道中,店主們高喊著“歡迎”(irasshai),力圖把他們招呼到擁擠的攤位前,店鋪里什麽都有賣的:從壽司刀到魚類冷凍機,從金槍魚眼球到小須鯨培根。

潮田博之(Hiroyuki Ushioda)的店鋪專營腌鯖魚和幹烏魚子,他說自己仍然樂觀:場外市場具有足夠的知名度,能離開築地魚市而繼續興旺發達。

33歲的潮田說,“魚市必須與時俱進,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附近的一切也將消失。”

不過,潮田和其他一些商販都表示,他們正為應對築地魚市的消失做準備。築地魚市每年都能引到大量遊客,通過旅遊業和其自身的主營業務——海鮮銷售,它一年能為當地經濟貢獻2萬億日元(相當於1250億元人民幣)。築地魚市所在的東京都中央區(Chuo ward)副區長吉田泉(Uzumi Yoshida)說,區政府將花2300萬美元,在附近現有的停車場上修建一個小得多的魚市,希望可以借此說服一些中間批發商留下來。

吉田承認,即使建一座小點的新魚市,可能也很難保留住附近商鋪中那種亂哄哄但充滿活力的氣氛。

正是這種混亂,令富有魅力但也很任性的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要采取行動,拆掉這個他稱之為“骯臟、狹小、不安全”的市場。市政府官員稱,築地魚市最大的缺點在於:它在1935年建成時,應付的是火車運貨,而非今天的卡車運貨,這個設計上的缺陷導致每天早晨都有大量卡車堵在附近街道上,等待卸貨泊位空出來。

他們說,如果不修建一個能應付更多卡車的新市場,築地魚市海鮮交易量不斷下降的趨勢就難以扭轉。據東京市統計,2011年,該市場的海鮮交易量為49.7萬噸,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15%。

中間批發商聯合會副主席潘忠雄(Tadao Ban)說,是交易量的下降——而非政府的補貼——讓聯合會確信,需要有一個新市場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同時也讓另一種傳統得以延續:生意從一代向下一代的傳遞。

68歲的潘忠雄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金槍魚批發公司,他想把公司傳給自己的兒子。他說,“沒有新市場,我們的生意就難以為繼。我在這個市場里長大,我的一輩子在這兒度過,我也想有把生意傳遞給我孩子們的未來夢想。”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30922/c22toky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p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