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日本報導】

十年可以讓幼苗長成大樹,在日本首都東京,過去十年也一點一滴從一大片老舊的都市景觀中改頭換面,逐漸蛻變重生,以更多樣化的都市機能、更具魅力的姿態,成為亞洲最亮眼的創意城市。這全拜「都市再生」政策之賜,由民間主導、政府協助的都市更新,讓再生城市更樂活。

東京丸之內地區藉都市更新高度綠化,提供人性化空間。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從JR東京站出口走出來,工地圍籬把整座東京車站團團圍住,鷹架更把車站站體包得密不透風,只露出車站古典造型的新圓形屋頂。圍籬上貼著整修的公告,行路匆匆的過客很難看出這座近百年的老車站,其實是周邊三百多公頃都市更新的火車頭。



文化根源 尋再起力量

一九一四年,建築師辰野金吾打造了三層樓高的東京車站,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期間遭美軍轟炸,頂樓燒毀,「辰野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圓頂也跟著消失,兩層樓高、臨時搶修的八角形屋頂的樣貌維持至今。

「我們嘗試從文化根源尋找再起的力量。」東京大學副校長西村幸夫站在丸之內大樓的落地窗前,指著眼前的東京車站這麼說。當政府畫定車站附近大手町、丸之內和有樂町的大丸有區進行都更後,就在大地主「三菱地所」的帶領下,思考地區再生的定位。

東京車站是進出東京的主要門戶,整個「大丸有區」曾是帶動日本發展的商務心臟地帶,但隨著東京往外擴張,這裡已顯老態,機能也明顯退化。


f_337961_1  

復建中的東京車站,即將恢復原有的高度和古典造型圓屋。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新舊融合 都市更美了

丸之內都更主軸為保存歷史記憶,區內建築新舊融合。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一開始想把這裡變成東京的曼哈頓。」三菱地所常務董事合場直人回憶,當年和地主、專家學者討論時,一直以國際商業中心自我定位,拆舊建築、蓋超高樓成為必然,但另一種聲音質疑:汰舊換新的景觀對城市的價值是什麼?這迫使大家腦力激盪,找出答案:能說故事的城市才精采,地區的價值在於人們對城市歷史的記憶。

恢復東京車站在明治時期創建時原有的三層樓高度、重建紅磚瓦和圓形屋頂舊觀的提案,獲得東京都政府、車站所屬的JR東日本公司的高度支持。保存日本珍貴的歷史,成了大丸有區都更的最高指導原則;以東京車站為起點,打造有文化內涵的「歷史街道」概念,成了大丸有區的更新主軸。

「都更不等於汰舊換新,新舊融合的都市更有魅力。」西村幸夫說,將來全區三百多公頃的都市再生故事,就從東京車站說起,而陸續完工啟用的新大樓,都能看到保存歷史記憶的用心。

保留腰線 對天皇尊重

丸之內都更訴求與環境共生,各棟大樓停車場都能提供電動車充電。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從明治到大正時期,毗鄰皇居的丸之內建築一直限高卅一公尺,對天皇以示「尊重」。現在都更起高樓,已大幅放寬到一百五十到兩百公尺,但這條卅一公尺高的「腰線」仍被保留。

「腰線是區分建築新舊的隱形標記,超過它的樓層必須退縮。」西村幸夫說,腰線作為歷史的刻痕,人們看到現代化的大樓,還能追想東京的過往。

對應每棟建築,新舊融合有不同的手法和趣味。最早完工的丸之內大樓,七樓以下是商店區,外觀繼承大正時期原始的建築語彙。一九三四年建造的「日本工業俱樂部」曾是工商界交流據點,新大樓保存舊建築的原貌,新長出來的卅層玻璃帷幕摩天樓,則往後退縮。

原汁原味 蓋回古建築 

丸之內在綠化與公共藝術進駐後,吸引民眾遊憩。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更絕的是一八九四年興建的「三菱一號館」,這是三菱地所進駐丸之內所蓋的第一棟大樓,雖然有歐式古典外型,只因老舊,已在一九六八年被拆除。

「我們依照舊觀,原汁原味蓋回『三菱一號館』了。」合場直人說,舊的一號館成了美術館和咖啡廳,隔著一座綠意盎然、公眾可自由進出的中庭花園,和卅四層樓高的新三菱一號館相互輝映,訴說著丸之內的古往今來。

「這些都是民間提案主導,政府立法配合。」合場直人說,都更的成敗在於地主必須先找出發展方向,掌握主導權,政府是從旁協助的夥伴,主管立法、監督地區再生計畫,就能事半功倍。

容積移轉 活化丸之內

例如東京都政府為大丸有區訂定景觀條例,支持建築新舊融合的發展方向,也推出靈活的都市計畫手段,透過「容積移轉」,把東京車站整塊基地沒用完的容積出售,移轉到六棟新的私有建築,解決地主發展的需求,也籌措車站站體復舊所需的巨額經費,創造雙贏。

公私部門歷經廿三年的努力,假日與夜晚形同冰冷死城的丸之內,已蛻變為全方位吸引遊客、每天有十三萬人在此工作、生活的休閒娛樂中心。丸之內再生,只是新東京的起步。



全文網址: 新東京 魅力老街說故事 - 防災與都更 - 提升台灣 - udn時事話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p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