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絡書店越來越吸引讀書人的目光時,消失的不僅僅是一些傳統人文小書店,消失的其實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方式。”——《獨立書店,你好》

螢幕快照 2011-11-01 下午2.48.23.png  
  去北京看萬聖,去南京找先鋒,去上海看季風,去杭州找楓林晚,去廣州看學而優,去台北逛誠品……好的書店被認為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但越來越多的書店正消失在城市的地圖中。近日,鼎盛時期曾擁有30家連鎖門店的民營書店“光合作用”的歇業引起人們熱議。

  據《新京報》報道,10月29日,光合作用在北京的五道口店和現代城店遭到圖書供應商的“搶書”,被索討書店所欠債務。

  光合作用創始人孫池通過《廈門日報》回應稱,目前光合作用確實遇到了困境,資金缺乏,所以拖欠了一些供應商的款項。而對於門店是否會關閉的問題,孫池的回答是:“我會盡力維持,直到連員工的工資也無法支付。不過如果有人暴力騷擾門店,不排除實行關閉。”

  光合作用的經營危機不過是近年來眾多陷於困境中的實體書店的一個縮影。第三極書局關門、“風入鬆”書店停業、三聯書店退出廣州……而每一家書店的離開似乎都會引起讀者的遺憾。

  書店,現在”很不好“

  《獨立書店,你好》是一本描述中國各大城市人文書店的讀物。在”風入鬆“停業後,擔憂書店發展的愛書人、豆瓣網友”瘦豬“表示:獨立書店,現在”很不好“。為什麼實體書店接二連三的走入困境?

  “文藝青年們只去書店卻不買單,回家後精打細算的比較幾個網店後選擇價格最低的下單。你讓獨立書店怎麼活呀”在眾多關於“光合作用”倒閉危機的議論中,博友“桂橋”的這席話得到了“學而優”書店創始人陳定方在微博上的認同。

這表明,由於當當、卓越等網絡書店在搜索、價格等多方面都有顯著優勢,網絡書店對實體書店構成了很大的衝擊。

  事實上,人們還在看書,還在買書。不過,他們是先在實體書店看書、挑書,再去網上書店買書。這刑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景線:實體書店自付店租做網上書店的免費“展廳”。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援引國內知名出版人路金波表示,書店的人工和房租兩大最主要成本達到50%以上。

  2011年7月,擁有17年歷史的,曾被譽為“北京三大民營書店”之一的“風入鬆”書店也關門停業,儘管經營者一再強調“只是因房租問題等待 搬遷”,但至今仍未重新營業。據《南方日報》報道,”風入鬆“書店董事長王洪彬表示,因為書店房租價格已經達到每月5萬元,超過承受能力。再加上網絡書店 的衝擊,”風入鬆“已經難以為繼。

  據前述《廈門日報》報道,“光合作用”創始人孫池說,近三四年來,“光合作用”的銷售已經連續4年下滑,2011年更是下滑了40%,銷售和成本兩頭夾擊,壓力在不斷增長。

  實體書店在不斷消失,而與此同時,網上圖書銷售市場規模則不斷擴大,在當當、卓越之外,越來越多的商家正在進入這一領域。10月31日,蘇寧 易購的圖書頻道正式上線,圖書種類號稱有60萬種。而以家電網店發家的京東商城早在2010年底就賣起了書,經過一系列價格戰後,其CEO劉強東稱,根據 上半年財報,2011年京東圖書音像銷售額將遠超5億,單月複合增長速度超過10%。

  轉型

  網上書店步步進逼,實體書店如何自我救贖?有部分書店走向轉型,搭售文具百貨,舉辦各種講座活動,讓顧客在店內獲得與網上購書不一樣的體驗。

  香港文化評論學者馬家輝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拿台灣的誠品書店舉例,凡是去台灣的人都會去誠品書店買書,但它的圖書銷售並不能為它帶來利潤,反而是依靠一樓、二樓的其他銷售盈利。

  據《中國報道》雜誌,北京的”單向街“書店的生存之道是其獨居特色的沙龍活動,每周辦兩次沙龍,邀請一些作家、導演、歌手和藝術家來介紹他們的作品。目前,”單向街“店內的銷售和成本也僅是剛剛平手,這還是因為書店的業主在房租方面給了優惠。 

光合作用曾經也是希望通過”悅讀“體驗來吸引讀者買書,但是實踐結果並不理想。前述《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許多顧客只是買杯咖啡就坐一整天,卻並不購買圖書或其他產品,“有人氣沒有業績,書店變身年輕人聚會的場所。”

  很少書店像”學而優“書店那樣選擇正面迎敵,它辦起了自己的網站在網上賣書。在”學而優“網站銷售的不少圖書定價在7折作用,比其實體店里按原價銷售有所優惠。
但是,”學而優“的優惠價比起當當等店,可能並不算優惠。

  例如,在”學而優“暢銷書排行榜上排第一位的《朱熔基講話實錄》套裝,原價是196元,”學而優“網站價格是156.8元,當當價和京東價都是147元。

  能低價賣書甚至打價格戰,網上書店的底氣是其背後雄厚的資本實力,”不差錢“。當當、蘇寧都是上市公司,而媒體報道顯示,尚未上市的京東也獲得總額達數億美元的注資。

  這些是實體書店無法比擬的。據前述《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出版人路金波認為,光合作用應走擴張之路,但它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渠道的青睞,其自身又缺乏足夠的資本進行擴張,”倒閉是注定的“。

  像對新華書店一樣對待民營書店?

  面對眾多書店的消失,救救書店、減免稅收等成為眾多愛書人與從業者的呼籲。文化學者”吳祚來“在《新京報》撰文稱,法國政府長期免征書店所得 稅、加拿大政府為獨立書店購置電腦設備支付一半的費用、德國政府不僅免征書店的所得稅,還在增值稅上給予書店優惠;日本和韓國政府制定圖書最低折扣以保護 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處於平等的競爭舞台。 

前,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採訪時也表示,書店是政府應扶持企業,新聞出版總署將會同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出台專門文件扶持書店,”如對縣及縣以下新華書店網點免征增值稅等“。

  不少書店從業人員表示,希望政府的優惠政策能普照到民營書店,像對新華書店一樣對待民營書店。

  陳定方在微博中表示,民營書業沒有像新華書店一般得到過政府的稅收優待,”民營書業既要為國創稅又要為文化增彩,在目前舉步維艱的形勢下,也不見國家有過一分錢的稅收減免或財政扶持“。

  “國家拿著那麼多錢去建圖書館,其實我們這些書店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圖書館啊,不僅不要他們投入,還產生稅收、解決就業,在我們艱難的情況下,減免點我們的負擔該多好!”陳定方表示。

  喜歡書店的人仍是有的,網友“笑著的蒜苗”在微博上對《獨立書店,你好》的編者之一薛原表示,“想開一家獨立書店”。

  “如果想賠錢,那就開吧。”薛原回覆稱。(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吳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p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