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d25585e-39a1-4dbf-a815-061cd7d0ddd7.jpg 

「韓國、美國都有千首以上蟲膠唱片復刻保存,中國甚至動員國家力量復刻上千首上海老歌,而台灣目前卻只有兩張復刻唱片,等於什麼都還沒做,讓人著急。」蔣渭水基金會副執行長黃信彰感嘆指出,例如台灣第一位簽約唱片歌手林氏好演唱的《咱台灣》全世界只剩一張,而這種蟲膠唱片聽一次,便等於再破壞一次,台灣歌謠的復刻或數位保存已刻不容緩。

蟲膠唱片 台灣復刻僅兩張

在《絕世美聲─林氏好一九三○年代絕版流行歌專輯》發表會中,與會者隨留聲機傳出的《月下搖船》一起歌唱,這首改編自中國民謠《太湖船》的流行歌曲是由《一顆紅蛋》原唱者林氏好主唱。林氏好積極透過音樂將台灣行銷到世界,但在台灣社會記憶裡幾乎「消聲」。

繼《一九三○年代絕版台語流行歌》出版後,台北市文化局與蔣渭水基金會再次為林氏好復刻,讓許多珍貴的聲音透過現代技術流傳保存。此舉意外受到熱烈歡迎,《一九三○年代絕版台語流行歌》首刷兩千本,半年內售罄,於是兩年內再版四次,黃信彰說,這才知道很多人喜歡。

復 刻唱片的困難在於就算歌手、創作者後代首肯,也得看收藏家意願。黃信彰指出,據古倫比亞唱片文藝部長陳君玉所留下的文字資料,當時台灣流行歌曲應有四、五 百首左右,或許散落在台灣各處的唱片收集起來,還能找到三、四百首,「我們希望老歌出版能帶動一股追尋上一代的風潮,而這對民間收藏家也是一種鼓勵,讓他 們認同收藏價值。」

這幾年蔣渭水基金會以發揚新文化運動時代歷史為目標。黃信彰表示,經過文化協會對台灣意識的啟蒙,三○年 代終於開花結果,台灣流行歌謠的本土多元正是其中的代表。而它不僅只是對台灣產生影響,如同林氏好所期待,台灣歌謠也發行到世界。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石計 生便指出,當時錄製的蟲膠唱片在東南亞的銷售數字超過六萬張。

三○年代 流行歌謠黃金時期

「三○年代是台灣流行歌謠的黃金時期,也是台灣文化主體性第一次展現。」這些年投入台灣歌謠研究的石計生笑說,早在當時便有陳君玉提出「唱自己的歌」,詞曲作者創作也和日本歌曲有區別,「台灣歌曲受到京劇、南北管影響,也有上海歌曲曲調的雜入,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石計生反對台灣歌謠被狹隘定義為「台灣的台語歌曲」,根據他所收集的曲盤資料,台灣歌謠也有「中歌台唱」的例子─他稱為「混血歌」。

石計生這些年來投入研究的台灣歌謠,則是展現「台灣第二次文化主體性」的五○年代。他不僅透過研究考察五○年代歌謠、舉辦相關座談活動,還申請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為洪一峰建置「虛擬博物館」。

「我 第一次聽到五○年代歌曲時,發現曲調不但不悲情,還呈現活潑光明的舞曲風。」某個午後,石計生突然被廣播中一首不知名台語歌吸引,直到有一天在計程車上聽 到同樣歌曲,才從司機那邊知道這首歌是紀露霞唱的《黃昏嶺》。原要往北辦事的石計生,在司機的介紹下,立刻轉南往大稻埕方向前去收集大批五○年代唱片。

民間收藏 現代科技保留美聲

不甘寶島歌后的歌聲被埋沒,石計生不僅找到了紀露霞,還和當時人間副刊合作在紫藤蘆舉辦講座,約有兩百個人參加,現場擠得水洩不通。今年為洪一峰舉辦的活動,也吸引了各年齡層的聽眾,「這是讓年輕人重新認識過去文化的開始。」

「紀 露霞他們這三王一后的歌曲,反映當時台灣受到上海、美國等文化影響。」石計生指出,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年是台灣歌謠最盛行之時,約有兩千多首歌曲面世, 甚至還熱銷東南亞,「因為沒有版權觀念,只要哪首歌好聽,大家都能翻唱,所以一首歌會延伸出客語、原語、越語版等,《台灣好》就是例子。」

儘 管現在台灣流行樂壇相當熱鬧,但在石計生眼中看來,卻失去過往那種百花齊放的自由及海納百川的台灣文化特性,「以往紀露霞被稱為寶島歌后,但現在我們怎麼 稱呼江蕙呢?」石計生認為,將音樂文化以方言來侷限定義,過於狹窄了,台灣歌謠必須要重新反轉檢視,並且被了解,才能賦予新生意義。

中國時報【黃奕瀠/調查採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p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