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城市中消失的事物,是在未來看不見自己對於家鄉的記憶。

每一個消失,都代表一種價值觀,很多時候我無從選擇。


《迷失地》系列來到最後一篇
以城市變遷為探討主軸的《迷失地-域》。

在破報專訪裡,導演陳宏一提及了此篇的拍攝:
「當時台北市正開始弄花博,其實是在反映那個現實,花博、都更、假公園,拆了老舊建築、弄個假公園就可以增加容積率,聯合報大樓也拆了,這些東西我們都有去拍,片中那對兄弟老家被拆的場景在建國北路拍的,在紀錄片裡也訪了建設公司的人。那時公路局轉運站也被拆,本來要拍那裡的場景,但太快拆了。整個台北在做捷運,我們也在紀錄片中剪進「花博好好看」的大氣球,從北美館對面的房子俯瞰興建中的花博會場。或許都更就像樹的落葉一樣,必然的更迭,除非你能面面俱到……去反映這個狀態,對我而言滿虛無的,最後還是一無所有。」


迷失地-域


  

關於【迷失地 域】 / 攝影紀錄 林婉玉

對我來說,城市中消失的事物,是在未來看不見自己對於家鄉的記憶。

每一個消失,都代表一種價值觀,很多時候我無從選擇。



========================================================================


迷失地-像

vicky.jpg

繼《迷失地-聲》之後,本週登場的是以底片消失為探討主軸的《迷失地-像》。

「以前的照片就很經典,你會明白他們要經營這張照片,要去把自己所學的花在那一秒;有了數位之後,你變成用很多秒去累積自己的所學」
-名攝影師‧余靜萍

「我發現有一些好處,就是因為底片不是那麼容易得來,所以變成每拍一張照片,你都很確定。如果有一天沒有底片了,我想我可能就不會拍照了。」
-名演員‧林嘉欣


      

關於【迷失地 像】 / 導演林婉玉

片中四位角色來自不同背景,和底片的關係也不一樣,由於工作需捨棄底片的余靜萍,說假使要拍自己的東西還是要用底片才行;林嘉欣則是默默的專心使用SX-70拍立得長達十年,在拍立得末世願意花費心力卻只能使用過期的底片;管憶華是整個生活都為傳統攝影術付出的人,他蒐集了很多現在已經停產的老底片與相機;陳豐毅開了一家手工放像的暗房,似乎因為從事這份工作的人變少,反而生意源源不絕。

底片會消失嗎?有些廠牌還在推出新的底片,甚至停產的寶麗萊也在製作這隻影片的時辰中復活了,只是相對的成本代價變高,這個問題頗為弔詭。高喊底片不死以及專情於底片攝影的人還是很多。



========================================================================

迷失地-聲

Towerrecords_honeypupu.png  

「有些團體發EP已沒出CD,只有MP3跟黑膠這兩種格式而已,這個事情已經在發生了。」
 
-知名樂評‧陳德政

「不知道唱片行會不會變成一種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懷舊記憶?
  -知名廣播主持人‧馬世芳


在電影《消失打看》進行拍攝時,另一部關於「消失」議題的影片也同步展開由林婉玉所拍攝的作品《迷失地》,以三個不同的面向-唱片(CD)、攝影(底片)以及城市-來探索關於人們對於消失的迷戀。自本週開始,特地剪輯出《迷失地》的三篇精華片段;首先為大家獻上的,是討論CD消失的《迷失地-聲》。

  

同時,也請來了導演林婉玉,跟大家分享拍攝的一些想法:

我的拍攝對象是有收集CD習慣的樂迷。其實喜歡CD,都是因為喜歡音樂的關係,連接到喜歡整個與音樂有關的事物。CD本身其實不是個有非常特別的性質的載體,不像錄音帶或黑膠,但是許多人還是會對它有很多感情,我對於人迷戀物質這部份覺得滿有趣,想試圖去拍出這件事情。

我訪問了十幾個人,其實每個人對於CD可能會消失的感想都不同。比較有趣的是以為更早以前的黑膠唱片會越來越少,但是其實市場逐漸走向黑膠復甦的狀態、雖然在台灣比較看不到。

因為網路的關係,愛樂人的資訊交流都在網路上發生,不像以前很多資訊都在唱片行交流。比較大眾型的唱片行就很難生存了,但有特性的唱片行應該還是會被特定的族群支持




關於 / 林婉玉
2010年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畢
2006年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畢
目前為獨立影像與劇場工作者


近年作品
紀錄片-2006年樂生活,電影消失打看側拍紀錄。
2011年女孩與機器人演唱會現場即時影像設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neyp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